於義診感恩戶家附近接受專訪(可見微型麥克風於口袋中) |
前言
四年級下學期的血液腫瘤區段是29日早上10點,但我想,每個月一次的義診早在年初就已經確定時間,還是要求自己能排除萬難到瑞芳義診。早上從雙溪出發時,機車行至上林附近,就出現一些問題,在高速檔狀況下煞車等紅燈,車子竟然因此縮缸熄火,經過了約10分鐘的努力,才又能重新發動繼續上路,當時的我,心中非常著急,深怕耽誤義診行程,也不希望家人、義診的師長們擔心。所幸後來仍能重新上路,也趕上義診開始的步伐。這次義診前,還有為東非災民祈福、竹筒募款活動,我除了隨手捐獻外,也拿了可以投零錢存下來捐款的小竹筒回家。神經學檢查與媽媽的愛
幫感恩戶做神經學檢查與簡單的身體檢查 |
第一個感恩戶是小時候就有發展遲緩的大哥,看見病歷紀錄上的神經學檢查已經是一年多前的事情了,所幸帶了筆燈、扣診槌、聽診器等基本身體檢查的工具,在羅文傑醫師的指導下,在這次的病歷紀錄中完成更新。
與感恩戶的媽媽暢聊生活狀況,聽到從小照顧大哥到現在的心路歷程,語言中充滿感恩,讓義診的氣氛非常溫暖,空氣中不再是沉悶的潮濕氣味,而是滿滿的愛,對於自己孩子的愛,以及對於生命的感恩。媽媽說大哥喜歡看見大家來陪他、跟他接觸跟他聊天,現在也只有慈濟的人醫會可以長期的探訪。
大哥的狀況雖然穩定,但有部分病情仍然讓我有些擔心。不過我喜歡聽見感恩戶媽媽說著以前的故事,然後看見師姑跟大哥互動,跟大哥一起玩玩具的畫面。儘管身著白袍,有非常多我需要完成的事情,比如努力回想起貝氏身體檢查課本要求的重點,或是神經內科與骨科的身體檢查技術與技巧,也要忙著記錄用藥狀況,看看有沒有變化。願我有一天,也能在身體檢查完、給予一些生活建議以後,與大家開懷的互動、產生笑容。
感恩師姑自然而然的互動,讓我學習良多。感恩感恩戶媽媽願意敞開心胸與我們對話。
家人的愛與即時的關懷
為臥床的患者進行聽診 |
感恩戶大哥在很年輕的時候因為意外而導致癱瘓,後來還有中風過。一步入家中,羅文傑醫師先親身指導我看見「肌抽躍(Myoclonus)」的狀況,這是神經內科區段看過課本與影片後,第一次親眼看見的神經學症狀。此外,羅醫師也講解了病生理機轉,讓我重新複習了相關知識。
在居家照護方面,我先確認尿袋等裝置的狀況。也透過問診確認感恩戶的照護者與本人身體的狀況與病史。此外,我想要將病歷記錄的更詳細一些,因此做了簡單的身體檢查與聽診,將長期追蹤的病歷加入一些Objective的身體狀況。
後來跟感恩戶家人對話,了解生命歷程的同時,我發現負責記錄的真善美師伯做了一件令我感動的事情,他放下相機,走到病床旁邊,跟他說要加油,我們都不能放棄。霎時,我才想起在給予生理上的協助外,更要記得心理上的支持與幫助,特別在如此長期的病程以及年輕的生命之中,有如此劇變。我也發現,給予鼓勵的話不分身分,儘管身著白袍,也能適時的給予心理上的鼓勵,要繼續堅持下去。我看見感恩戶大哥在聽見鼓勵後,露出微笑的畫面,至今,仍輝映在腦海中。
我想,生命的無常無非是要我們學會珍惜當下。這幾天,發現自己其實忘記學會把握與珍惜愛,非常愧對身旁的人以及愧對2年來的義診經歷。所幸有師伯的反應,讓我從一句鼓勵的話以及感恩戶大哥的反應,漸漸了解自己在學習醫學知識的同時,也要記得反饋到生命之中,學會感恩與知足。
主動說自己會害羞的妹妹
幫感恩戶妹妹聽診 |
現在回想踏入感恩戶家中,最深刻的印象其實是「被叫醫生叔叔,不是醫生哥哥」😂
感恩戶妹妹很樂觀,儘管因為意外要長期吃藥,但根據羅文傑醫師的說法,妹妹進步非常多,無論是身體狀況或是心理反應,都在回到學校學習後逐漸恢復。儘管上一筆病歷記錄非常簡單,看來應該沒有太多問題,但聽到最近有些主訴,還是決定要將我擔心的問題排除或是確定狀況,後來發現問題不大,也讓我放心很多。
簡單將病歷記錄完成後,我便開始與同是東北角生長的妹妹聊天,聊到一半她竟突然冒出一句,醫生叔叔我會害羞,然後就趁著我在記錄用藥的時候跑進自己的房間。於是留下害羞的我。😂
我喜歡這樣的生命希望,努力不懈的成長,而且在小學即將畢業時,仍能保持純真。我想起剛進入建中高一,導師請資優班上唯一一個賃居生的我吃飯,跟我分享他當時就讀建中也是賃居生的經驗,很多因為純真與善良的堅持發生的趣事與經歷,然後我也感激自己有機會透過這些生命讓我了解自己需要守護的價值。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