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張世霖主任指導總醫師及來自世界各地的受訓醫師、醫學生關於心房顫動的電燒治療術 |
導管控制室的華山論劍
非常榮幸可以跟著張世霖主任的醫療團隊,每日都有因為不同心律不整而需要接受電燒的病人在導管室中施作電燒術。施作途中,偶有遇到心臟結構特殊,或是因為長期未控制的心房顫動而導致的心房擴大等原因,而讓電燒的位置需要不斷調整。控制導管的訓練醫師往往會步出導管室,與在控制室的主任討論,進而在控制室當中有了相當多經驗豐富的受訓醫師或英文或中文地提出看法。儘管最後往往在主任的豐富經驗下,完成各種艱困的電燒術,但仍能看見在導管控制室中,來自不同國家、不同醫院的醫師展現自信,也努力試圖改善患者狀況。
榮總不是我的家
在日常照護病人與學習過程中,不難發現這個開放的場域,體系之間的競爭,或者體會YM人的團結。在過去的經驗裏,進步與認同,是個人的決定,而認同也分成相當多的面向,認同醫院是個讓自己成長的地方、抑或認同這是個需要經過付出並且期待未來茁壯而使自己、後輩們驕傲的場所。
我想,石牌醫學中心的成長,絕對不是靠著個人決定的認同,而是建立制度後,讓無論是自己體系的醫學生、醫師或是其他體系進入榮總的醫師們可以為著這裡努力,除了是照護好病人外,更期待自己能在這裡貢獻心力後,看見後輩們的成長,進而開枝散葉,看見年輕一代的醫師們可以將VGH的技術拓展到更多的地方,也建立起人脈,讓各地的患者透過不同醫院的引薦與推薦進入北榮接受照護。
在這裡,競爭使人成長,而非頹喪;壓力使人們團結對外,而非各懷鬼胎。
感謝台北榮民總醫院的訓練與課程安排 |
我是誰、我在哪裡、我在做什麼
回到繁忙的體制之中,時常忘記詢問自己三大問題。因此在文末,還是想要提到自己對於自己的匱乏、過去的無所適從與未來的茫然。在制度的框架下,沒有想法反而成為最好的想法,不會因為期待而有傷害。但這樣的非非想之後,會發現經驗的缺失以及知識的不足,在面對自己之時,自慚形穢。
但在制度之中,只能期許自己孜孜矻矻,照顧好自己的從醫之旅。
慾望驅使之中,永遠要記得自己將會是個MD。
林晉宇醫師在白板上從無到有,沒有腳本,向學生講解心律不整的各式成因。 |
感恩台北榮民總醫院、感恩心臟內科張世霖主任以及所有醫師學長姐們
在沒有特別指定的情況下,非常幸運能夠在這兩個月期間向張世霖主任學習心臟電生理與燒灼術,台北榮總在各式心律不整的電生理與燒灼術被認為是亞太領先地位。導管室中往往聚集著不同國家的受訓醫師,用英文討論患者狀況與處置。在門診診間,主任也非常熱衷教學,除了指導用藥相關知識外,又因為每位門診病人都有在進入診間前進行心電圖檢查,因此更讓我練習非常多心電圖判讀。
最後,其實也讓我重新相信良好的制度是可以使團體或是機構成長茁壯的。只是反饋到自己身上,歸隊之後,還是只期許自己照顧好自己的從醫之路。期待未來不再茫然,但也從非想非非想之中走出自己的路,不使時光枉然。
離別的日子,向張世霖主任道謝時,主任特別詢問我下一站要去哪裡,我提到將回到內湖三總,主任才驚訝地發現我來自國防。儘管在體系的認同之中,並非首想,但仍感到窩心溫暖。
跑完流程蓋完章,思緒紛飛,兩個月的心得竟然如此破碎,只能簡單寫下我看見的不同重點,待近日有空將再修改文章...
再會湖畔醫院
0 意見